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明的意思-明字五行属什么-明字取名的寓意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明的意思-明字五行属什么-明字取名的寓意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“不自见也,故明”,是什么意思?
“不自见也,故明”。这句
与上面的“曲则全,枉则直,
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
多则惑”等句都有很大的关
联,一言以蔽之,都说明很
多事物是相反相成的。
“不自见,故明”。就是这
个意思。即是说,你不刻意
自我表现,自我膨胀,反而
显得更明智!
曲则全,枉则直,洼则盈,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。
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,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古之所谓"曲则全"者,岂虚言哉?诚全而归之。
这是道德经22章全文,说的是明道之人如何行为,抱一而为天下式,抱什么而一而全?
第一段讲自甘于弱势的一方;
第二段讲自我约束。
如果说起初本来就弱,对未来的一切圴不得而知,放下身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是不是叫知人者智?甘知不如人更是智?
一个人做事久了,有能力了有经验了,一切都似乎在自己的掌握之中,可以运天下于指掌,功成名就矣,群雄自视矣,这个时候缺的就是自我约束。
是不是叫自知者明?能明则诚,明者才可以保全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,依旧保持初心状态?
“不自见,故明”,是老子《道德经》里的一句话,意思是:不自我表现,反而能显明(显现出来,得到别人的注意)。
“不自见,故明”,出自《道德经·第二十二章》:“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整句话的意思是:不自我表现,反而能显明;不自以为是,反而能是非彰明;不自己夸耀吹牛,反而能得有功劳;不自我矜持骄傲,反而能长久。正因为不与人争,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。
“不自见,故明”,反映了老子的与世无争的思想,也与他提出的“无为”思想相吻合。
“无为”,是老子《道德经》中的重要概念。无为是顺应自然、不妄为的意思。顺应自然,不妄为,有两层含义:一是量力而行,实事求是;二是因循守旧,不求进取。所以,道家说的“无为”,有其消极的一面。
老子说:“吾有三宝,持而保之: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慈,故能勇;俭,故能广;不敢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长。”(《道德经·六十七章》)这是老子为人处世的写照和座右铭。
慈。应理解为慈善,与佛教的“慈悲为怀”同义;俭。不限于生活朴素、见素抱朴,更在于宁静淡泊、少私寡欲;不敢为天下先。意谓明哲保身、独善其身。
“不自见,故明”,说的就是“不敢为天下先”,是一种看来谦虚却不思进取的表现。
老子说:“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”(《道德经·八十一章》)这种弱而不争的处世方式,实是高明。最终目的却是老子所言:“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”(《道德经·七十八章》)
“不自见,故明“。其前提是内观自见其明——此时若自窃喜、自做圣解,即为“自见”,也就是自以为见(自以为胜意),如此,反自遮其明。故只有自明而不以为明者,才可谓真明。此与老子所言之“知不知,上”“上德不德”完全是一个意思。三者皆言德的最高境界,即真知“玄德”之境。
当然,上述解答不易理解,因其不单是一个知性的问题,而是需要切身体悟的问题。若欲详知,可看22章老子对人生四境的阐述——即明道的境界、知理的境界、建业的境界、俗欲的境界。老子在本章中重点在讲如何通过“曲”的内趋修为才能达成“全”的真知全明的人生至境。同时,捎带连出其它三种较低境界的人生存态。具体言即:“曲则全”对应“不自见故明”;“枉则直”,对应“不自是故彰”;“洼则盈,蔽则新”对应“不自伐故有功”;“少则得,多则惑”对应“不自矜故长”。
“不自见也,故明”——说说个人理解。不要固执己见,抛开定势思维、成见、偏见,不要以己心度他心。《道德经》第一章曰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“常道”用在这里,可以理解为“一般性的见地”;而“非常道”,就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”。下棋则千古无同局,史实则万载无同事,而论人则无尽岁月无同人。所以看物需要“以物观物”,看人事要设身处地“以他人观他人”(用想象代入他人角色去理解),看世间“以天下观天下”(不要以自己或者自国来观察思虑)。所谓“自知者明”,是在尽量排除身外因素,再反躬自省。最后,“不自见也,故明”则反用之,需要排除自身因素,然后是以“明”身外之人事物;这样排除了干扰因素后,应该是通透明晰外界最基本法则之一吧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的意思-明字五行属什么-明字取名的寓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明的意思-明字五行属什么-明字取名的寓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ycpjd.com/post/2743.html